机械-聚氯乙烯(PVC)外贸旺势恐难持续
今年上半年,受行业产能过剩、下游需求疲软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,聚氯乙烯(PVC)行业整体效益表现欠佳,企业处境较为艰巨。但聚氯乙烯外贸市场表现抢眼,多项数据较往年同期均有明显恢复性调解。不过业内人士指出,随着美国聚氯乙烯工厂开工率提升,预计下半年我国聚氯乙烯对外贸易将显现进口量恢复性增长、出口量稳中萎缩的局面。
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统计,截至6月底,国内聚氯乙烯(含糊树脂)产能为2392万吨/年。其中今年上半年聚氯乙烯新增产能为86万吨/年,退出35万吨/年,净增51万吨/年,退生产能全部为电石法生产装置。行业整体产能扩大速度已有明显放缓,但产能稳中有增的趋势仍在延续。
面对国内聚氯乙烯市场的延续低迷,聚氯乙烯行业将开辟外贸市场视为行之有效的方法。在全行业努力下,上半年我国聚氯乙烯外贸市场表现抢眼。进口方面,受美国出口聚氯乙烯货源量减少和国际乙烯价格走高影响,国外货源竞争力有所减弱,我国聚氯乙烯纯粉进口量出现了明显萎缩。海关数据显示,1~5月份国内聚氯乙烯纯粉进口量为31.7万吨,同比降落22.5%。中国台湾、美国、日本继续稳居大陆市场进口聚氯乙烯纯粉来源地的前3位。其中,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货源保持稳定,1~5月份累计出口量居第1房屋强拆违法赔偿标准。受当地聚氯乙烯装置开工不足影响,美国货源出口量有所减少,位居第2。
出口方面,1~5月份我国聚氯乙烯累计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52.4%。从流向来看,最大出口消费市场是印度;出口至俄罗斯的货源数量则增速放缓,居第2。上述两地区出口量占国内聚氯乙烯纯粉出口总量的比例已超半数。分析认为,出口量之所以大增,1方面是由于国内烧碱、聚氯乙烯市场竞争剧烈,氯碱企业主动将眼光投放到出口市场,大力开辟外贸市场;另外1方面,上半年国际市场需求尚可,部分地区氯碱生产装置却因故检验或停车,国内企业有机会弥补此缺口。另外,前几年我国外贸出口市场低迷,出口量基数较小,也是今年出口实现大幅增长的缘由之1。
就当前情势而言,下半年我国聚氯乙烯外贸市场影响因素照旧复杂。1方面,随着美国聚氯乙烯工厂开工率不断提升,外盘市场竞争势必有所加重。受此影响,我国聚氯乙烯进口量或将有所增加。另外1方面,当前原料乙烯价格暂处高位,存在下行空间,而国内聚氯乙烯市场价格则延续回涨,外盘货源价格竞争优势正缓慢恢复,将在1定程度上对我国聚氯乙烯出口市场产生影响。截至6月底,东北亚货源到岸价多在1020美元/吨,美国货源已在990美元/吨。
另外,金融危机爆发以来,全球市场、贸易环境产生了很大改变,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针对我国企业产品的贸易摩擦显著增多。这类趋势在下半年不会有所改变。整体而言,预计下半年国内聚氯乙烯的对外贸易将显现进口量恢复性增长、出口量稳中萎缩的局面。
业内专家提出,国内聚氯乙烯行业在2013年将面临较为艰巨的局面,发展对外贸易,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和市场,将有效解决我国聚氯乙烯的前程问题。为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情势,国内聚氯乙烯企业应内外兼修。对内,积极研发新型产品,向精细化、高端化市场挺进;对外,公道计划发展目标,大力拓展国际市场,特别是印度等新兴市场,加快推动产品市场的国际化进程。